专注名人字画15年
带您从作者手中取画

首页收藏市场行情 吴宇华 : 弃工艳 取真淳

吴宇华 : 弃工艳 取真淳

2018年09月03日15:34 

画家吴宇华

吴宇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的社会形态相对稳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形成独特的、极具民族性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感受,确立我们的认识。传统文化就像一条大河或者一棵大树,它独有的痕迹和年轮就是一个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如文学、诗歌、戏曲、小说、绘画等门类,这些艺术形式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文化生态。从绘画的角度看,秦汉时期应该说绘画形式就开始普及,如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之后有“隋、唐、五代、两宋”的名家名作,再到元代“元四家”、明代“吴门四家”、清代“四王”、“四僧”等各时期的历史名家,这些优秀的文化积淀,对于我们学习中国画来说,选择某一个流派、某一家的绘画方法,切入进去,然后慢慢触类旁通,形成一个自己相对独立的对传统绘画的认知。

我小时候随祖父生活了好几年,他是一个读书人,教了四十多年的国文,收藏有一些碑帖原拓本,比如颜真卿的《争座位》,孙过庭的《书谱》等,他灌输我一些文学知识,同时,他还教我写书法,我小时候很顽皮,但他要求我每天写一些字。后来,到了高中,接触了我的启蒙老师戴行之先生,他是画山水的,同时兼擅花鸟和人物。戴先生是传统的路子,他要求我学画先练书法,于是,练习唐楷就成了我学习的重点,临习颜真卿、柳公权字帖,其中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我写了二年。通常,我们会认为楷书好写,其实,楷书四平八稳,好坏易辩,要想达到较高水平非常不易,我在跟老师学习楷书的同时,慢慢接触了绘画,从“四王”的王石谷山水画临摹学起,老师讲解、示范,自己琢磨去练习,一步一步往前走,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传统山水画,那个时候虽然认识浅薄,但非常投入。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为了考美术专业,跟随文化馆的王勉老师学习素描和色彩,王老师六十年代初南师大毕业,绘画基本功非常扎实。后来我上了无锡市工艺美术技工学校,那个时候正好我们国家的工艺美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就成立了这么一个学校,我们学的是本土的艺术——惠山泥人,中国的泥人大家都有所了解,北方天津泥人张、南方无锡的惠山泥人,是我们国家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学的是民间工艺美术这个门类,但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内容有现代的素描和雕塑课程,与现在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一模一样。同时传统的泥人雕塑、手捏、彩绘、翻模等工序,我都学习过。毕业以后我就进了无锡市惠山泥人研究所,在工场工作了三年半时间,每天都是在画泥人,根据难易的程度完成多少工作量。因为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定额,所以得很快把定额完成,那么除了精细部分以外就不能拿个小笔去细细的描,小笔你可能要画十笔,大笔可能一笔两笔就画好了,所以大笔绘画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些习惯,现在看来比较受用,在我后来的绘画中都有体现。此外,样品生产好了以后,要自己把那个颜色调出来,可能是好几种颜色的结合,那么你要判断颜色里面有哪几种成分,没有人来帮你调颜色,这个工作过程强化了我的技巧,也锻炼了耐心、速度,所以当时虽然不无枯燥之感,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得益匪浅的。

我最初入门是传统山水画,后来我就想继续深造,我考了一个轻工职大,轻工职大可以带薪,同时,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最终我去了南京师范大学,学的是中国画专业,因为是师范专业,课程同时还兼修西画和设计等课程。上学伊始,我认识了范扬老师,他那个时候刚刚留校不久,大学四年,范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影响。1988年毕业后我回到无锡,就职于无锡教育学院艺术系。这期间,边画边思考。到了1993年,参加工作已经五六年,觉得自己没有新的东西可以教给学生了,又一次萌发继续学习的愿望,机缘巧合,中央美院的钱绍武教授是无锡人,在无锡教育学院成立了一个艺教中心,他组织了一次活动叫“晋东南明代彩塑艺术考察团”。当时我们学校配合钱先生考察团组成一个摄制组,其中一个制片,一个摄像,一个提箱子的剧务,我就是那个提箱子的剧务,一起跟着到山西去拍摄,前后二十天左右,有幸结识了钱绍武、侯一民、邓澍、金维诺、李松涛、郑于鹤诸位老先生,相处时日虽短,但获益良多。这增加了我到北京学习的决心,1994年,李松涛先生介绍我去中国画研究院学习,也就是现在国家画院的前身,但是,由于研究院研修制度暂时取消,就去了中央美院,钱绍武先生将我介绍给国画系主任、著名人物画家姚有多先生,于是,报名进入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在中央美院聆听到多位老师的讲课,他们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深受启发。老师们相互之间也有思想碰撞的火花,传统和前卫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但是更多的也就是提到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怎么样很好地继承下来,又是怎样来发展。

1998年,我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习,这次学习与中央美院不同,完全是艺术史论的学习与训练,授课以陈绶祥老师为主,讲《中国美术史》。郎绍君、刘骁纯、水天中、翟墨、陈醉诸先生也都来班上讲过课。另有《美学》、《版本目录学》、《诗学》等课程的学习。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与绘画实践不同的方面,略窥了理论研究的领域。学习结束后,机缘凑巧,我到中国画研究院的院刋《中国画研究》做了二年的副主编,得以从一个编辑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画的现状。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与研究,在继承传统与发展创造的课题上,我并不想墨守成规,我的作品以人物为主,我追求画面的黑白相应、虚实相生,讲究笔触的对比与呼应关系,表现简约淳朴的意韵,以诗意化来放敛视觉的感受,以生活化来处理画面上的细微之处,以切身的感受表达江南的秀润与北地的豪迈。在色彩的处理上,显现出与墨色相应的明净。在笔墨与人物造型方面,我注重画中形态的传神和作品的思想内涵,追求笔墨线条与人物精神气质的统一协调,力求传达出我个人精神,争取达到相应成熟的高度,我的作品承载着我的情感和我的审美取向,体现了我的修养和品格,但要创造出既有传统艺术的底蕴,又有当代生活精神内涵的中国画,对我而言,仍然需要不断的修炼提高。


相关资讯:吴宇华写意人物画欣赏

浦君艺术官网:www.pujun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