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名人字画15年
带您从作者手中取画

首页收藏市场行情 谈刘文西绘画“黄土情结”的艺术表现

谈刘文西绘画“黄土情结”的艺术表现

2019年07月23日09:59 

谈刘文西绘画“黄土情结”的艺术表现


刘文西以半个世纪的辛勤创作,开创了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黄土画派”,塑造出一系列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陕北黄土地人物形象,从画领袖到农民、从田间劳作到小憩,个个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一、“黄土情结”


“情结”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它指的是不受自我控制的情感反应,通俗讲就是对某种事物有特殊的感情。但对于刘文西而言,他对陕北的这种“情结”正是无意识的感情与信念所形成的结。


刘文西对陕北的山水、乡情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他的作品大多表现出的是对黄土地的热爱以及对那里淳朴、憨厚、勤劳的人民的热爱。刘文西长期前往陕北进行写生,他把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全都表现在笔墨下,40余年画了近2万张描绘陕北人民生活境况和地域特征的速写。


由于刘文西对红色革命圣地的向往以及对领袖的敬爱,所以选择将陕北作为创作基地。刘文西的内心充满了对领袖的崇拜,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有着浓烈的红色革命之情。作品中体现出的是浓浓的领袖情及陕北汉子沉稳、憨厚、朴实的精神,这正是黄土地的精神,同样也是刘文西所追寻的绘画的精神。


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刘文西似乎找到了生命的支点,产生了情感的强烈共鸣。刘文西深沉地爱着陕北,对黄土地的人与物有着一份炙热的情愫,黄土地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自然而然成为刘文西精神与灵魂的故乡,直指他内心最深处。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jpg

刘文西 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二、“黄土情结”在刘文西绘画中的体现


(一)题材


刘文西创作了大量关于陕北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并塑造了无数个领袖形象,他通过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红色历史题材及陕北丰富的地域文化。如作品《解放区的天》,所展现出来的陕北不仅仅只有黄土人和黄土地,还有陕北典型地域文化-红色革命,无论是他的人物画还是山水组画,红色革命之情一直融于他的作品中。


刘文西先生对于那片粗犷的黄土地及人民,有着常人不能理解的眷恋,以黄土人为题材的创作灵感也是源源不断的,刘文西先生虽然不再年轻,但是凭借着对黄土地的执著与热爱完成了《黄土人》系列的创作,这是一幅绝对称得上艺术巨作的系列画,它是由很多个系列组成,而每一组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故事性,所有的系列放在一起又具有一定的饱和感和融合性,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陕北不仅是革命圣地,而且是刘文西的艺术母土,他的心中有着“浓得化不开”的陕北情。他要用画笔表现这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表现承载着中华文明优良传统的这一革命老区的人民。《黄土人》的创作题材是非常丰富而广泛的,黄土人是永远也画不完的,刘文西坦言:“我会坚持画下去,直到我艺术生命的终结。”


(二)从艺术语言表现形式分析刘文西绘画的“黄土情结


1.构图


构图,就是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幅协调完整的画面。绘画创作就如同用笔墨布阵,要求把各个自然形象联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艺术品,画面自身应是完整的、和谐而统一的小世界。


刘文西的绘画作品构图布局严谨、有头有尾,不散乱局促。刘文西力图在有限的画面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如此构图,将黄土人生机勃勃的内在生命张力包裹在画面中,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他的画面中还十分重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远近呼应等传统构图方式。作品《黄土情》,三个仰卧朝天吹奏长喇叭的陕北汉子与长喇叭以一种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形式置于画面前景,三只长喇叭十分显眼,形成主体部分;而背景则以圆形为构图形式,表现动态的欢舞沸腾的秧歌队伍、红绸飘舞、舞姿飞扬,舞者情绪激昂,人的生命力在此得到最大化张扬,场面雄浑壮观。前景人物形体较大,而远景人物较小,墨色也较淡,画面前后纵深感强,使得画面场景显得宏大、开阔,画面动静结合,前后画面浑然一体。


2.笔墨


陕北有着犹如被暴雨冲刷过一般,筋骨裸露其表面,千沟万壑的特殊地貌,因而适合用干笔表现。焦、枯墨是刘文西的笔墨特点,用笔时断时续。他将传统绘画中的皴、擦、点、染之法灵活应用到自己的绘画当中,黄土地上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在的笔下,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文西用笔墨对陕北人特有的神情面貌作以不同的处理,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人与物的美感。他的作品,画面上凿石场的青年汉子,扭着秧歌的婆姨,捡拾谷物的村妇,天真憨态的儿童,洋溢着笑脸的少女,围着人撒欢的小狗,这些就是从现实生活场景中走到刘文西笔下的陕北,也是我们生活着、热爱着的陕北。《黄土地的老人》用线更加苍劲老辣,用墨讲究枯中见润,多用干笔皴擦,以更突出表现陕北人的特点。在整个绘画过程之中,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里的每个人,他将自己的种种感受和情感全部投入绘画中,无论是他的人物、风景、山水还是花鸟画,线都是他艺术造型的生命所在。


人物衣褶部分的表现则采用了传统的线描手法,从线条转侧、粗细的变化中,更能体现出陕北人的日常穿着。画面中没有急促、流畅的单线,都是采用点和折,使得画面更加沉稳浑厚,这些线条就好比黄土地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充满了沧桑和粗犷。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时也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黄土地的老人.jpg

刘文西 作 黄土地的老人

3.色彩


构成一幅优秀作品色彩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色彩与形态承载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作品、对生活最好的诠释。色彩对于形态而言,是相互联系的,形与色构成一副画面的全部。刘文西绘画中的色彩借鉴了陕北民间艺术的用色特点。如《大漠人家》、《黄河岸上》等作品,在色彩处理上借鉴性的采用了民间艺术家对色彩的表现技巧,没有过多的色彩调和,多使用原色,给人以光和色的视觉冲击。


刘文西的绘画作品在用色方面时时刻刻都围绕着黄土地的独特特征,如《欧洲组画》在用色方面保留着自己的用笔着色特点的同时,还有选择性的融合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从色彩的角度入手分析刘文西的作品,不难看出,他的作品的设色大胆、鲜亮,敢于运用纯色和对比色,还有厚重的、极具跳跃感的小短线皴法,使得画面具有一种热烈又纯净之美,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浓重的陕北文化精神和对黄土人的感情。


陕北娃艳艳.jpg

刘文西 作 陕北娃艳艳


刘文西的绘画作品,忠实地反映了黄土文化、黄土精神中最深邃的内涵。对刘文西绘画中的黄土文化、黄土精神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其精神内涵的学习,而不是一种表象的、模式化、概念化的学习,而是将黄土文化、黄土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从而创作出更多深入人心、与生活完美结合的作品。


点击查看更多刘文西作品

更多资讯查看:浦君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