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名人字画15年
带您从作者手中取画

首页收藏市场行情 孙震生丨现实与唯美

孙震生丨现实与唯美

2018年08月29日14:27 

画家孙震生

画家孙震生

孙震生,字雨辰,1976年生于河北唐山。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孙震生作品《清夏图》

孙震生作品《清夏图》

现实与唯美:孙震生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审美向度的突破

当代工笔画的繁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当代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上,相对于水墨写意人物画的某种局限性,工笔人物画似乎具有了更加宽泛的语言融合性,从而促使这种绘画呈现的艺术形象更加接近这个后现代社会的人文形象与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显然映射了后现代城市生活人们对于审美的某种诉求,一方面是将玻璃与钢的建筑、笔直与圆弧的道路以及被几何化规整的城市景观所同化,并由此再度反射到对自然物象的内在抽象形式的探求上;另一方面则是高度物质化生活所造就的精致化的现代生活,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精致类艺术的欣赏,工笔画在内在抽象性形式语言探索的同时,都无一例外地通过细节或精致语言来呈现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审美追求。

孙震生作品《惊春》

孙震生作品《惊春》

工笔人物画在这种时代审美的潮流中,从欧洲古典写实绘画里汲取了诸多审美因素,尤其是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肖像人物、空间与平面的转换以及理想美的人物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借鉴。应当说,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形象描绘的真切感与形象塑造感的表达以及复色调性的运用等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的突进,而这些突进又是如此巧妙地被限定在勾勒与晕染等典型的工笔画语言特质内,从而形成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在特征发挥与表现扩张之间构成的巨大创造空间。孙震生就是这种时代审美浪潮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他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的《回信》、荣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的《新学期》,不仅让美术界迅速记住了这个在近几年闪出中国画坛黑马的名字,而且他对于现实生活人物形象的描绘,既让人们看到了当代工笔人物画极强的表现力,也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对现实的描绘又无不具有现代审美的精神性。

孙震生作品《青夜》

孙震生作品《青夜》

他的《回信》无疑是具有情景叙事特征的人物画。作品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其构思的巧妙不是直白地告诉人们画面的主题,而是通过给救护他们的解放军的回信,表达藏族民众对人民解放军的感激。作品以画面左下角那个神情专注写信的男孩为画作情景中心,刻画了其他三个同学为表达回信内容而流露出的不同神态,站在这四个孩子身后的祖母与母亲同样表现出对于回信内容的关切与某种期待的神色。显然,画家并不直白地告诉人们回信的内容,而是通过这四个孩子与祖母、母亲这一组人物各富个性的专注神情的刻画,形象地呈现了他们心存感激而全神贯注、字斟句酌地书写那封感恩之信的内心世界。情景的设计、各种富有个性的神情刻画以及这组人物各富角色的设计,都扩大了画面内涵的表达。

孙震生作品《从哪里那里来》

孙震生作品《从哪里那里来》

这种情景的设计虽富于文学意味,却不是文学故事的插图,画作之所以是一幅完整的独立的绘画作品,便在于这些情景的描绘是绘画尤其是工笔画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一方面是画家把这六个人物设置在门口这个特定空间——既有空间的转换,也有门的窄小空间为人物组合提供的浓缩条件;另一方面是门的空间延展性与人物形象塑造一样具有绘画平面性的形象特征——那些人物形象的生动真切无疑来自画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但呈现在画面上却经历了高度提炼并进行绘画性改造与整合的必要处理。譬如,人物动态的典型性夸张、衣纹勾画显现工笔线描组合的审美特点,以及画面整体色调以墨色统一而追求灰调之中的微变等,都体现了工笔画独特的绘画性的语言特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此作在当代写实的精微上具有了艺术语言的探索性,但艺术语言的高妙却并不是如实照抄,而是如何进行符合工笔画语言特点的再创造,从而在工笔画唯美语言的创造中实现对现实真切感的表达。

孙震生作品《清风》

孙震生作品《清风》

同样具有情景叙事特征的《新学期》,将一群塔吉克族新女生下车之后对着新环境环望的瞬间所流露出的陌生与憧憬表现得丝丝入扣。这个主题或许是新生入学常见的情景,但当画家把新生对象设计为来自塔什库尔干的一群塔吉克女生时,作品所具有的内涵也随之而升华。因为,来自雪域高原塔什库尔干的这群新女生,她们因考上大学而改变各自的命运,已意味着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当代社会获得的新发展。画家通过对画面上那七位新生的神情所刻画出的愉悦、陌生与憧憬,也最为形象直观地表达了她们内心对未来充满的期待。就情景的设计、形象的刻画,尤其是她们粘满尘土的鞋子、行李等细节的描写而言,无不体现了作者对塔吉克民族生活习性的熟悉、对形象素材搜集的详备,但画家同样没有掉进客观实写再现的陷阱,而是以工笔画特有的线描来重组人物、服饰、行李包之间复杂却被简化了的空间关系,这种重组显然是对审美对象的再度创造。而由线描的简化所处理的平面、浅空间的变化,则更加丰富了工笔画的绘画性意趣,色彩在总体具有固有色平敷的基础上,进行了复色的普遍运用及整幅画面暖色调子的处理。画家在此作中,强化了塔吉克民族女性红头巾的红色运用,并因此而增添了红外衣、红花裙等红色来呼应,但这些红色不仅具有浓纯度与复色的变化,而且以大面积的黑色外衣来互衬,从而形成了颇具古典主义油画似的高贵与典雅。

除了《回信》与《新学期》对情景的独特构思,《收获金秋》《纳木错的清晨》《圣徒》《受洗日》和《冬至》等,都是孙震生在工笔人物画多人物组合的叙事上的佳作。《纳木错的清晨》和《冬至》,都取材于藏族女性清晨汲水的场景,相对来说,《冬至》在人物组合的疏密节奏上显得更加完整,画作似乎是将不同的藏族女性形象来共同展示等待、协助、负水、行走等一个完整的汲水过程,从而展现了动作幅度较大并富于变化的优美而生动的造型。尤其是暖灰色底搭配的古朴素雅的花裙、头巾,也更增添了画面的古典气息。塑造了20余个藏族男女老幼的《受洗日》,是画家目前在多人物组合上塑造形象最多的尝试。画面并不因人物众多而感觉凌乱,相反,画家以分组及浓淡轻重的方式而让这些人物形成了两个具有不同制高点的高潮,从而凸显出那个立于画幅右方、背对观众却并不抢眼的播撒圣水的红衣僧侣形象。应当说,《回信》《新学期》与《冬至》等,都是当代中国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典范,它们一方面体现了画家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与提炼创造生活诗意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显现了画家擅长通过工笔画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那些素朴的生活以审美的升华,从而使之富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审美理想与优美高贵。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并使之完善、进而提升其古典主义的审美精神,也正是孙震生工笔画的艺术特征。

这种艺术追求还体现在孙震生的一些单体人物形象塑造上。譬如,《虫儿系列》对藏族儿童纯真眼神的刻画,是通过那些孩童专注观察画面上一只只昆虫来展现的。画面将情境与肖像塑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画家构思的巧妙,也体现画家在工笔画艺术范畴塑造人物肖像的细微深入。同样描写藏族儿童那种纯真的《山风》《午后》,既可看作这是两幅各自独立的单体人物画作,也可看作是双联画。画家以对人物神情的敏锐观察,捕捉了藏族女孩的天真烂漫与小僧侣沉静多思的细微表情。而《古道》《日暮》《圣光》《迟归》等似乎是用一个个片断对藏民日常生活的截取,在此呈现了画家充分运用工笔画艺术语言来造型的探索,它们一方面体现了用工笔画对形象简约概括性的处理,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画家对于生动体态与瞬间表情的再创。

来自于生活,却超越生活,这或许正是孙震生在这些画作里探求的艺术魅力。而如何超越,则显现了孙震生对于美的深刻感悟与别出心裁。总体而言,他注重对于欧洲古典主义理想与精致之美对于现实生活形象的改造或升华,而不是陷入对现实人物原型所谓形象真实的照抄照搬。譬如,《新学期》对于那些塔族少女修长腰身与曲线式体态的塑造,就不完全是哪个特定人物的实写,而经过了画家理想化的想象与再造;画面上的暖调子经营,尤其是红色与黑色的配色方案,也颇能体现古典主义油画对于他的深刻影响。再譬如,《那年花开宫扇系列》对少数民族女性肖像的刻画,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丢勒、何尔拜因等在勾线与人物面部浅空间之间细微过渡的艺术手法。这些画作或可看作是画家对于工笔人物肖像画的探索,它们一方面力求走出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概念化,用深入的素描功底将线与面的转折处理更精深地运用到勾勒与渲染中,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发挥工笔人物画那种素雅柔和、轻淡如云的画法,追求人物面部肤色与发饰处理薄而厚、简而丰的艺术效果。显然,孙震生正是从欧洲古典主义油画中汲取了他在工笔人物画的现代性突破里所需求一种审美精神,并由此为他的画作注入当代现实人物所渴求的优雅、精致、简淡与高贵。这正是他在现实与唯美之间对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审美向度的一种突破。

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博导)

相关资讯:孙震生工笔人物画欣赏

浦君艺术官网:www.pujun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