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名人字画15年
带您从作者手中取画

首页收藏市场行情 书法家张海别有一颗文心

书法家张海别有一颗文心

2016年09月15日18:29 


书法家张海

书法家张海


书法家张海别有一颗文心,迎来送往之余,笔走龙蛇之隙,亦能“诗意栖居”:青灯黄纸,博览群籍,晤对群贤,俯仰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腹笥广湛笔有神,早年作《首阳山记》,流传甚广;近又作《首阳山赋》,并书以隶书六尺九屏,蔚为大观。其跋云:“余素不善作赋,而家乡父老雅命难违,且夫桑梓膏泽,惠我良多。海自幼生长于斯,故土情怀梦萦魂牵,遂勉力为之,赋成延请名家润色斧删。此次展出诚不知画眉深浅,恳请桑梓父老及海内方家有以教我。”

《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项穆《书法雅言》云:“夫人灵于万物,心生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羽化登仙处处难,试看禅脱几盘桓。即使新格初成后,正反循环那得端!”张海自作诗亦在小范围内有口皆碑,他若发至“朋友圈”,定能集赞无数。

张海书法

张海书法

孙过庭《书谱》云: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张海与书法打了一辈子交道,当然常有“通会之际”,躬行了“书法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浓度以及技巧的纯度”的和谐与统一。其八尺横幅篆书“人淡如菊”,即作注云:“余早年于隶书用功最多,俟有小成,则转攻行草,欲使之比肩或超越隶书而后快。于今观余之四体,以篆书用功最少,故近年也于篆书用些力。此次展览八尺横幅‘人淡如菊’,如此巨篆,自信鲜有。斗笔濡墨,几类垩帚成字,然挥运之间,攒捉收放,含弘吐纳,自能以中锋主宰。书毕视之,虽少金石之味,亦有笔墨情趣在焉。”

张海不仅诗书俱佳,更是题跋的个中高手,只不过“秘技不示,鲜有人见”而已。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张海书法作品集(2004~2005)》中就有一则《题张旭书唐严仁墓志》:“世人皆知张旭为草圣,知其楷书者鲜。盖张旭传世之楷书仅《郎官石柱铭》为其孤证。上世纪90年代,偃师出土《唐严仁墓志》,于书学史之价值不可谓不钜。其书点画丰腴且体态伟岸,别具气象。徐诰之踵事增华,颜鲁公之开拓百代,有由然矣。《书法正传》载《古今传授笔法》云:欧阳询传张旭,旭传李阳冰,阳冰传徐诰,诰传颜真卿,按诸楷书之变,或属不诬。余摩挲此拓,有会心焉。首阳山人张海。”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句句点题,字字珠玑,非熟读书史书论不可得也。

张海书法

张海书法

张海还是一个有独特创作思想的书法家,于创作中辩证思维、理性思考。他在一幅行书斗方《嵇康句》自解“书法生与熟”的辩证统一:“夫有生而熟,乃学书不易之规。然熟能生巧,熟亦能生俗,避其熟而后生,始得升华焉。凡不熟而求生者,必至半生不熟,欲熟不易,欲生不能,灰心丧气,中途而废。”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这样,张海日积月累,笔耕不辍,“曾经万事总云烟,唯有真情共逝川。话多话少情不异,键盘勤打写心弦。”乙未年终于结集《四体书创作自述》一书,也算对自己多年习书心得的一个梳理与备注。

张海除了在书艺上孜孜矻矻、砥砺前行,他始终不忘理论的丰赡与学养的完备。除了一些零散的片櫡只字,张海也会把一个时期的书法思考淬炼成重头文章,书论《学书三问》《关于代表作的思考》《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书法经典大家怎么出》《坚持健康的书法批评,为繁荣书法艺术鼓与呼》《书法的时代风格》等,每一篇文章都洋洋数千言,有的发表于专业的书法类报刊,有的则见诸于国字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每一篇发表之后都像一枚“重磅炸弹”,书坛振聋发聩,读者奔走相告。

张海书法

张海书法

浦君国际艺术中心带您从张海手中取作品,百位一线名家作品尽在浦君艺术,投资收藏首选!

浦君国际艺术中心官网:www.pujunart.com

手机+微信:135-221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