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名人字画15年
带您从作者手中取画

首页收藏市场行情 刘文西与米勒农民画比较研究(上篇)

刘文西与米勒农民画比较研究(上篇)

2019年09月26日10:25 

微信图片_20190909154825.jpg

浦君艺术创始人胡桂忠与刘文西先生合影


米勒是西方绘画史上第一位取得伟大成就的农民画家,刘文西是当代中国以表现陕北农民和农村生活而著称的杰出画家,他们虽然相隔数万里,相距上百年,但都有很深的农民情结,都以农民、农村为自己绘画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都把讴歌农民、礼赞劳动、发掘并表现劳动者的真善美作为自己绘画艺术的终生追求,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两人的绘画理念、表现手法、艺术成就及其蕴含的非常深厚的社会学意蕴的比较分析,以期给当代绘画艺术创作提供借鉴。

农业是社会的基石,农民是民族的脊梁。辛勤劳作的农民用他们的劳动所获保障着全社会的衣食所需。但是,在中外历史上,农民却始终没有得到与他们的付出和贡献相符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绘画也是嫌贫爱富,其视角就像舞台上的追光,始终跟着宗教神殿、王公贵族们跑,农民被排除在绘画艺术的视域之外。在西方,最早关注农村、描绘农民的画家是尼德兰文艺复兴大师彼得布鲁盖尔,他在风俗画和风景画中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但是,其画中的农民也仅仅是画面的陪衬。直至19世纪的让-弗朗索瓦·米勒,农民和农村生活才真正作为主角出现在艺术家的笔下,米勒也因此成为西方绘画史上第一位取得伟大成就的农民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较多地关注农民、描绘农民,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民成为文艺服务的对象,农民和农村生活因此成为中国画坛的主题之一,一批以表现农民和农村生活而著称的杰出画家和作品应运而生,刘文西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西方的米勒和中国的刘文西,相隔数万里,相距上百年,都以描绘农民而闻名,比较两人的绘画理念、表现手法、艺术成就会给我们许多启示。米勒和刘文西都出生在农家,生长于农村,有很深的农民情结。


米勒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打小时起,下田务农就是他的必修课,直到青年时代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具有绘画天才的农民。23岁时,在父亲的支持下,前往巴黎学习绘画,可是,繁华的巴黎对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并不友好。除了卢浮宫给了他许多绘画上的教益和精神上的慰籍之外,其余的都是生活上的窘迫和精神上的屈辱。他厌恶巴黎,厌恶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媚俗作画的生活。35岁那年,根深蒂固的农民情结使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巴黎,举家迁往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一住就是27年。27年间,他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在屋里作画,生活非常艰苦,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就连买颜料的钱都拿不出来。但这并没有削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亲身务农和与农民的亲密接触,使他对农民的情感、农民的艰辛、农民的衣食住行了然于胸。对农民辛劳的切身体会,使他由衷地热爱农民、敬重劳动,有了描绘农民、表现农村生活的强烈冲动,也由此确立了最合适自己并终生坚守的绘画道路。

张大千像 立轴.jpg

刘文西先生 作 《张大千》

刘文西也出生在农村,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大山深处,幼年的劳动生活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积淀了丰厚的生活基础和情感基础。他熟悉农村生活,热爱农民兄弟,敬重农业劳动。1958年,大学将要毕业的刘文西到陕北实习,一望无际、博大厚重的黄土高原,奔腾激越、滔滔东去的千古黄河,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了这个年轻的江南学子。他曾说“第一次来到延安,陕北高原深厚的黄土地、高远的蓝天、淳朴的农民、丰富的民间文化,一下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也就是从这时起,我萌发了永远把陕北作为创作基地的念头。”[1]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黄土地,来到了西安美院,决心终生为这片黄土地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陕北农民讴歌。几十年来,他每年都要去农村体验生活,交很多农民朋友,有40多个春节在陕北农民的窑洞里度过。深入生活,了解农村,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他的艺术道路指明了方向。他深有感触地说:“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告诉你路该怎么走”。

作为以农民、农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家,米勒和刘文西有许多共同点。


第一,都以农民作为创作的主体。米勒的一生始终将画框对准农民,农民永远是他作品的主角,他将全部的精力和才华灌注到表现农民的作品之中。米勒于1849年在巴比松离世,一共留下了2500余幅农民题材作品,他的代表作也都是农村题材。可以说,米勒一生描绘农民,描绘了农民的一生。农村题材也玉成了米勒,使他成为西方绘画史上伟大的农民画家,对法国画坛乃至世界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文西一生致力于表现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厚土上的陕北农民。几十年里,他的创作视角始终对着陕北农民,他说:“光在陕北的速写我画了2万张以上,有的村上的小孩我从小画到大,如二十里铺的阮明小姑娘我从5岁时画她,12岁带上红领巾画她,一直到她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30岁到40岁又画过她,现在她已经近50岁了,真是看着他们长大。我与老乡吃住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心情、性格和人生故事。”有此做基础,他创作了数以百计以表现陕北农民为主题的鸿篇巨作,成为公认的中国黄土画派的旗手。到了晚年,依然执着于创作表现“陕北人”的百米长卷。

第二,都对农村和农民倾注了无限的情感。米勒热爱农村,热爱农民,他说:“我生于农民中,也将死于农民中。我只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描绘出来,我生活在我的土地上绝不离开它一步。”

米勒这样说,也这样做,他扎根巴比松村一直到死,将全部精力和情感都投入到了农村题材的油画创作中。正是因为他对农村的热爱,曾被人们称为“来自农村的但丁,迷恋乡土的米开朗基罗”。

刘文西热爱农村,敬重农民,表现在他对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的重视上。他说:几十年来,“我始终把陕北的二十里铺、周家湾和四十里铺作为基地,寒暑假经常到那里去,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人民的一颦一笑,都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他到农村去,不是高高在上,作“游离于乡亲们之外的看客,而是长辈的儿子、同辈的朋友和孩子们的叔叔”,他曾深情地说:乡亲们“拿出苹果、瓜子、红枣让我吃,老大娘像待儿子一样问长问短、问寒问暖。”[1]如果没有对农村和农民的无限深情,就不会把自己融入到乡亲们之中,农民也不会吐真情,说真话。正是因为刘文西对农村和农民的热爱,所以,他能够深入到农民的内心深处,发掘出让自己感动的素材,创作出反映农民真善美的好作品。

第三,都在通过自己的作品讴歌农民,礼赞劳动。西方画坛在米勒之前,农村生活是被排除在油画创作题材之外的,即便有少数表现农村生活的作品,其中的“农民一般被看作逗笑的乡下佬,像布吕格尔曾经的那样。”(注:布吕格尔,另译名彼得勃鲁盖尔)[4]在许多画家心目中,农村破败贫穷,农民粗俗丑陋,毫无美感,难入法眼。米勒的看法却与此恰恰相反,他说:“我却在描绘乡村的时候发现了更多永无止境的壮丽。”欣赏米勒的画作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永无止境的壮丽”是一种无私付出的柔情之美,是一种辛勤耕作的劳动之美,是一种纯净本真的淳朴之美。比如《喂小孩的农妇》(见图1 a),一个年轻母亲喂三个孩子吃饭,这是农村中常见的情景。母子之爱、天伦之乐,真实而温馨。整幅画面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洋溢着细腻的母爱柔情。米勒在谈到这一幅作品时曾说:“母给子喂食,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为了让孩子成长,他们选择辛劳。”可见,米勒是想通过母喂子食这个场景,表现农民为了下一代茁壮成长不辞辛苦的挚爱之心。在米勒的画作里,他用画笔颂扬了农村的纯净和本真、农民的朴实和善良、劳动的伟大和壮美,表现出了对农村和农民的肯定、赞美和关切。


刘文西的农村题材画作,每一幅都是以挖掘美丽、表现幸福为主题。画中的人物洋溢着奋斗中的幸福,收获时的快乐。陕北老农那满脸的皱纹,粗糙有力的手臂,敦实强壮的身躯,展现出了陕北农民的勤劳善良、纯真质朴和黄土高原深厚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对黄土地和劳动生活在这块厚土上的陕北农民的礼赞,始终是刘文西画作的主旋律。比如《基石》(见图1 b),六个陕北汉子,一个凿石,一个小憩,一个擦汗,三个在搬石——抱、肩、背,姿势各异,孔武有力。六个人恰如底座,厚实坚固,象征现代化的高压电输送塔作为背景就在几个人的肩上,意蕴是现代化的大厦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扛起来的。画面构图犹如一组雕像、一座丰碑,洋溢着对劳动者的最高礼赞。《祖孙四代》以粗犷有力的笔墨塑造了陕北高原上祖孙四代的形象,以巧妙的构思寓意了四代人同土地的关系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当时可谓是极具创新意味与时代感的作品。


幸福渠.jpg

刘文西先生 作 《幸福渠》


关于浦君艺术

国画家:

何家英、王明明、黄永玉、范 曾、刘文西、王成喜、陈佩秋、史国良、李翔、冯远、尼玛泽仁、

苗再新、范扬、贾广健、程振国、王天胜、张复兴、王界山、冯大中、等等。

油画家:

靳尚谊、詹建俊、肖峰、杨飞云、冷军、王沂东、陈丹青、许江等等。

书法家:

欧阳中石、沈鹏、张海、苏士澍、王镛、李铎、韩天衡等等。

2019年开启带您直接作者手中取画新模式,让您的投资藏品放心传世!二维码文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