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名人字画15年
带您从作者手中取画

首页笔墨赏析 何家英工笔画作品《十九秋》赏析

何家英工笔画作品《十九秋》赏析

2020年08月27日14:57 

《街道主任》几乎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笔画真实和独立的一道分水岭。如果说小眼睛的胖大娘是何家英儿时记忆的再现,那么《十九秋》则是年轻的何家英对于那个时代的独特感悟。

画面中这个经历了十八九个春秋的姑娘,在枯黄凋零的落叶中,行走于丰收的柿子树下,若有所思的眼神闪烁着,既是对过去十几年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何家英作品《十九秋》

这幅作品创作于1984年,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的农村政策得以全面实施。

从反右倾运动开始到文革结束正好十九个年头,在那时的中国百姓心中,未来的路怎么走,虽然未知,却充满了期待。

何家英试图用画笔记录这个时代,刻画出新制度下人们复杂的情绪,却始终找不到那个最令自己满意的形象与场景。

何家英:在画《街道主任》以前,其实我就想画一个中国式的有个性的一个形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过去看到北京的一些工笔画展,展出的作品形象都是大眼睛、双眼皮这样的一种概念形象。

我觉得跟我理解的古人的那种审美差距特别大,我觉得古人在审美上那种品质,是中国的一种有文化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从那时候就埋下了一个愿望,我一定要画出一个中国式的形象来。

十九秋局部欣赏

因为这张画画起来很不容易,因为都是小短衣服,线条也短,你想画出工笔的形式感是非常难的。

我借用了她猫腰捡柿子,这时候她猫腰的时候,这衣服褪上去了,甚至连裤腰带都露出来,然后她站起来再一扭身,这一扭身的过程,就形成了几条好看的线条。

后背上这样的一种很生动、很真切的线条,然后她的脚这样悠扬的弯过来。

但是就有这样的一个形象,你仍然画不出一张画来。

就是你得有一个媒介,有一个载体来承载这个形象,如果没有一个题材,光是画一个人,长成这样,没多大意思,没有内容。

《十九秋》是因为在唐县的一次秋天,我到了一个老姑村,翻过山梁,一片红色柿子树,这样的意境给我的感受特别强烈,那这样就有了一个我要表达意境的载体。

那些柿子树,想画一个穿梭在柿子树的一个女孩子,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可能。

我画了非常多的草图,小草图特别特别多,想找到一个好的表现形式,然后自己根据一定的收集的素材,然后再加上自己一直都渴望、愿望里的理想性的塑造了一个《十九秋》的形象。

何家英

也就是说第一,内容上讲酝酿已久。第二,找到了一个契机。第三,自己从客观到主观,有着一个提炼、加工和塑造的,甚至说是一种创造性的一种形象,完成的《十九秋》。

无论是街道主任中的胖大娘,还是《十九秋》里的农家少女,他们并不符合普遍意义上的审美诉求,更称不上美人,但他们却是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社会缩影。

这些极富个性的、活生生的存在于那个时代中的人,承载了何家英的个人情怀,也成就了一幅又一幅的经典画作。

让后世之人穿过画面回到那个时代,感受那份或愉悦、或伤感、或迷茫,乃至莫名的心灵震动。


浦君国际艺术中心15年专注名人字画,逾100位一线大家,带您直接从作者手中取画,让您的字画藏品放心传世!